usdt 发表于 前天 17:10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住有所居:扩容保障“广度” 精进居住“温度” ...


  住有所居,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在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力度,提升质量品质,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帮助一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
  ■“搬”出好日子 “搬”进幸福里
  近年来,甘肃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受灾区、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范围内群众避险搬迁,帮助搬迁群众出行更便捷、居住更安全、生活更便利。
  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麓社区,8栋11层的小高层矗立在平野之上。2023年,肖红元一家从偏僻的寿鹿山脚下搬到这里,实现了“安居梦”。
  离永麓社区不远处,就是当地政府为搬迁群众建好的养殖小区。从山下搬到永麓社区后,肖红元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水涨船高”,这也让他们萌生出新的梦想。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近年来,各地突出民生优先,积极推进安置房建设,让更多的百姓住上高品质新居。
  今年7月,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防虎、李塘整村推进安置点民生工程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是肥西县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包括14栋住宅楼及配套用房等。
  ■老旧小区焕新颜 “忧居”变“优居”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要改造成“好房子”。老旧小区改造,是“好房子”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持续推进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一小区一对策”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怀化市城北街道坐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老城区,道路狭窄、老旧小区较多,路面损坏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居民日常通行,还制约城市的发展。
  面对群众诉求,街道通过对小区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改造老旧小区,是城市之需、民生之盼。截至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723个,惠及群众77.6万户。从冬天靠棉袄才能御寒居住的破败楼宇,到住建部认证的“完整社区”典范,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改造完成后,牡丹社区还开设“长者食堂”,就餐实惠便捷暖胃又暖心;建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专业细致覆盖多元;开设社区课堂,老少皆宜寓教于乐……“一老一幼”服务缺口的精准填补,正是老旧小区改造从“面子”到“里子”的进化。
  ■一张床一间房 筑起青年“安居梦”
  对于青年人、新市民而言,初到陌生城市打拼,能够租到一套舒适的住房,幸福感会直线上升。在河南省郑州市,近年来,大批人才公寓上线配租正在让这一“安居梦”照进现实。
  走进位于河南郑州二七区的鼎盛美寓人才公寓,一楼咖啡厅香气四溢,二楼的健身房器械齐全,阅览室温馨静谧。
  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
  李建军工作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位于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内,周边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多达18万人。在这里,最低每月500元,就能租到一个床位。
  据介绍,该项目的服务也在持续扩展和升级,努力朝着有温度、有品质的综合服务体系迈进。从方便住户通勤的公交线、共享书房到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一个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让一线服务人员在城市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王梁
  记者:曹力、杨青、郭刚、程济安、李文哲、杨静、陈杰
  摄像:程楠、黄安琪
  包装:夏勇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住有所居:扩容保障“广度” 精进居住“温度” ...